永歷朝廷播遷安龍對盤江流域的影響
安龍博物館 丁洪軍 攝
南明永歷朝臣從廣南到安龍路線圖 唐保華 制
公元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占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清軍入關(guān)南下,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會同南京六部官員,相繼建立弘光、魯王、隆武、紹武、永歷、定武等政權(quán),依托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歷時近20年,史稱“南明時期”。臺灣鄭氏集團更是視永歷為正朔,一直使用永歷年號,直至公元1683年清廷收復臺灣,歷時近40年。在這40年時間里,中國大地經(jīng)歷了明王朝的傾覆,南方明朝勢力和人民的頑強抵抗,滿清貴族入主中原過程中的殘酷鎮(zhèn)壓,最后達到中華民族又一次融合。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毛佩琦先生,參加2014年在安龍舉辦的“南明歷史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發(fā)表了《為什么要研究南明史》的主旨演講,指出“按照(歷史學上對)宋朝的說法,明朝的滅亡,應該在永歷帝死后,就是在永歷十六年,即為康熙元年。這段時期為什么稱為南明史,甚至長期被稱為偽政權(quán),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芯磕厦魇返脑?rdquo;。同時指出,“南明史是一段被抹殺的、被曲解的歷史”,“南明歷史是豐富多彩的,是值得研究的”。
1652年,永歷朝廷從廣西經(jīng)云南播遷到安龍,在這里建行都4年。地處西南邊陲的盤江流域第一次就這么直接地與透徹全國大地的歷史大變革、與中華民族命運聯(lián)系在了一起,其歷史意義、歷史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安龍縣教育局退休教師王仲坤在整理南明歷史資料后,認為南明永歷朝廷播遷安龍后主要做了以下七件事:一是改安籠所為安龍府,提升安龍抗清政治中心地位和聲望;二是整肅吏治,修補正統(tǒng)權(quán)威;三是獎挹良臣,開科取士;四是下詔調(diào)整地方建制,以拓展抗清勢力;五是誥封親臣及夫人,以慰忠臣;六是感化鄭成功,臺灣未旁落異族;七是大興土木,建構(gòu)地方文化。認為永歷朝廷播遷安龍期間,“勤政政志卓著”,并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昏庸、懦弱而無為的,對安龍影響巨大。清人抱陽生在《甲申朝事小紀·二編·卷一·桂藩始末》中是這樣描述朱由榔在安龍的工作情況:“每遇盛寒,午夜猶與后同觀本章。時極冷,袍衣單薄,持絮被擁之。且夙癭痰疾,遇寒猶甚,王若不為意,孳孳以中興為念。”
本人以為,永歷朝廷播遷安龍,對貴州西南盤江流域來說,其最大的影響應該是促進了盤江流域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推進了盤江流域改土歸流的進程,為盤江流域的深入開發(fā)奠定了基礎。
縱觀貴州西南盤江流域的歷史進程,本人認為應與滇粵(桂)通道的開通與發(fā)展分不開。云南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楊宗亮研究員在《元明清滇桂通道及其歷史作用》一文中指出,滇桂(粵)通道“始于漢代,唐代進一步開拓,宋代是其鼎盛時期”,認為“明代從云南入廣西之道有粵西路和羅平路”,其中粵西路又分為由昆明經(jīng)通海、建水、廣南而入廣西的粵西左江路和由昆明經(jīng)宜良、路南、彌勒、寶月關(guān)而入廣西田州(今田東)的粵西右江路。而羅平路是由昆明東行經(jīng)羅平入貴州興義、安龍后,或由盤江水道入廣西,或由陸路到田東后再經(jīng)水道入南寧。
本人認為,楊先生缺漏了由昆明經(jīng)曲靖,入貴州后經(jīng)普安、安南,再經(jīng)省城貴陽,再南下經(jīng)都勻府,再經(jīng)南丹州而達廣西的迂回通道,也就是經(jīng)滇黔通道南下廣西的迂回通道。本人認為,由昆明經(jīng)曲靖、貴陽而達廣西的應為滇粵(桂)通道左路,或叫滇粵(桂)通道北路,而粵西路應為滇粵(桂)通道右路,或者叫滇粵(桂)通道南路,羅平路理所當然就是滇粵(桂)通道中路。一般認為,南北盤江就是古牂牁江,滇粵通道中路就是《史記》中記載的昆明經(jīng)牂牁江而達番禺的牂牁古道。牂牁古道在宋代,特別是南宋時期曾經(jīng)因自杞國販馬而輝煌鼎盛過一段時期。
元代以后,今貴州西南盤江流域相繼由于矢部萬戶府、普山府、普安路、普安安撫司等機構(gòu)管理,其政治中心一直在今盤州市一帶,地處盤江流域腹地的滇粵通道中路(羅平路)就被荒廢了。
明代以后,特別是貴州建省以后,朝廷特別打通了由昆明經(jīng)曲靖而達貴陽的滇貴道路,成為云南東出聯(lián)絡貴州、湖南甚至兩粵的重要通道,地處盤江流域腹地的滇粵通道中路(羅平路)更加邊緣化。為加強滇貴通道的管理,朝廷相繼在貴州境內(nèi)的滇貴道上建立了威清、平壩、普定、安莊、安南、普安等衛(wèi),也就是通稱的“上六衛(wèi)”,在貴州西南盤江流域的就有安南、普安二衛(wèi)。其中,安南衛(wèi)與永寧州州衛(wèi)同城,設于今晴隆縣境內(nèi),下設千戶所5個,管理著今晴隆、普安、關(guān)嶺一帶地區(qū),其中新興所、新城所分別設置在今普安、興仁縣境;普安衛(wèi)與普安州州衛(wèi)同城,設置于今盤州市境內(nèi),管理著盤江流域腹地的興義、安龍等地。當時,普安衛(wèi)下設左、右、中、前、后、中左、中右等7個內(nèi)所,另設平夷守御千戶所、安南守御千戶所、樂民守御千戶所、安籠守御千戶所等4個外所,其中平夷、樂民兩所在今盤州市境,臨云南省,而盤江流域腹地僅設有安籠、安南兩個千戶所。其中,安籠所設置于今安龍縣城,安南所設置于今安龍、興義交界處的楊那山下,而今貞豐、冊亨、望謨及安龍、興義南部沿江地區(qū),均屬廣西岑氏土司領(lǐng)地。整個明代,盤江流域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盤江流域北端的滇貴通道上(兩州、兩衛(wèi)),盤江流域腹地是沒有得到重視的,其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發(fā)展受到嚴重制約,比如安籠所,就是有一個讀書的都要步行數(shù)百里到普安州學去附讀。查遍明代諸朝《貴州通志》,安籠所在整個明代200余年間,僅出了張瓚、馬鉞兩名舉人,安南所還沒有舉人的記載。由廣西岑氏土司管理今貞豐、冊亨、望謨一帶,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文化的落后就可想而知了。這個格局一直貫穿整個明代,直至永歷朝廷播遷安龍后才被打破。
永歷朝廷播遷安龍建立行都近4年時間,改安籠千戶所為安龍府,設立教育和考試機構(gòu),開科取士。追隨永歷朝廷來到黔西南地區(qū)的漢族知識分子,或在永歷朝廷任官,或在永歷朝廷離開安龍后,隱居山林,教書育人,將先進的中原文化引入偏僻的黔西南地區(qū),黔西南地區(qū)由此出現(xiàn)了教育文化發(fā)展的第一次高潮,使安龍一舉成為全國抗清斗爭的政治中心和黔西南地區(qū)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地處西南邊陲的盤江流域第一次如此直接地與整個中華大地的歷史之大變革聯(lián)系在了一起,往日不受待見的蠻荒之地,一下子成為全國抗清斗爭的中心,受到全國人民的矚目,由此也為安龍成為盤江流域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奠定基礎,為盤江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埋下了伏筆。
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南明永歷十二年),清廷命明降將吳三桂、洪承疇加快對盤踞在西南地區(qū)的南明政權(quán)的圍剿與鎮(zhèn)壓。6月,清軍大舉進攻中國西南地區(qū)的云南和貴州。11月,清將卓布泰在安龍府城南涼水井一帶擊敗南明守將李成爵,攻取安龍府,改安龍府為安籠所。但此時的安籠所已不是明代的安籠所,由于受到永歷朝廷在此建行宮的影響,教育文化得到空前發(fā)展,城市建設也得到擴展,最為關(guān)鍵的是這個地處西南邊陲的小小千戶所已經(jīng)進入清朝最高統(tǒng)治者的視野,其政治、軍事地位就在此后的發(fā)展中逐步凸顯出來。
首先凸現(xiàn)出來的是其軍事地位。永歷朝廷播遷安龍后,其依附的大西軍孫可望、李定國先后在安龍周圍布置了大量的軍事力量,先后發(fā)生了李定國與關(guān)有才之間的田州之戰(zhàn)、李定國與孫可望之間的交水之戰(zhàn)、清廷與李定國守軍之后的涼水井之戰(zhàn)、雞公背之戰(zhàn)、羅炎河之戰(zhàn),數(shù)十萬部隊在這里廝殺、傾軋、毀滅,這一切都是圍繞著安龍展開的。1659年,清政府改安籠千戶所為千總,設安籠游擊駐所城,直隸于貴州提督,安龍由此成為貴州西南盤江流域的軍事中心。1665年(清康熙四年),清政府裁撤安籠游擊,設安籠鎮(zhèn)總兵,直隸于貴州提督,安龍由此成為貴州省境4個兵鎮(zhèn)之一。
隨著盤江流域軍事中心的南移,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10月,清政府裁撤安南、安籠二所,設南籠廳,駐安南所城,隸貴陽府。1671年(康熙十年)12月,貴州巡撫曹申吉改南籠廳隸安順府,通判移駐安籠所城,為安龍成為盤江流域的政治中心奠定了基礎。
隨著盤江流域軍事、政治中心的南移,清朝政府與廣西岑氏土司之間的矛盾也顯現(xiàn)出來,也使得盤江流域的改土歸流步伐加快,清政府先是提高安籠鎮(zhèn)的軍事地位,受云南、貴州、廣西三省節(jié)制,監(jiān)視岑氏土司的行動,后又在公元1727年(清雍正五年)徹底消除了岑氏土司世職,以南盤江為貴州、廣西界,劃南盤江北原岑氏土司地置永豐州,并滇貴通道上之安南縣、普安州、普安縣等地,設南籠府駐于盤江腹地的安龍,盤江流域政治中心也由此實現(xiàn)南移。試想,如果不是永歷朝廷播遷至安籠所,擴展安籠所城,清朝政府根本就不會注意到這個千戶所,要知道明代以來的盤江流域有兩個州、兩個衛(wèi),從明初至明末,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幾百年,安籠當時僅為千戶所,與其相同級別的,也還有樂民、安南、平夷等幾個所�?梢赃@樣說,是永歷朝廷播遷駐蹕安龍,才促成了盤江流域軍事中心的南移,由此也加快了盤江流域改土歸流的進程。如果不是軍事中心南移靠近了岑氏土司的領(lǐng)地,激化朝廷與土司之間的矛盾,我想清政府也不會迫不及待地,在盤江流域?qū)嵤└耐翚w流政策。要知道,廣西岑氏土司在清廷收復安龍的過程中是有功的。
隨著盤江流域政治、軍事中心的南移,地處盤江流域腹地的興義、興仁、貞豐等地逐漸發(fā)展起來。后來,隨著興仁、興義等地的興起,在民國以后,盤江流域的政治中心先后遷至興仁、興義,逐漸形成了今天盤江流域的政治、文化格局。也就是說,是永歷朝廷播遷到安龍,才促進了盤江流域政治、軍事中心的南移,推動了盤江腹地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
說完了永歷朝廷播遷安龍對盤江流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格局的深刻影響,我們再回到南明歷史本身,就像毛佩琦老師所說,“南明歷史是豐富多彩的,是值得研究的”。在南明歷史短短的40年間,中國社會在巨大變革中的軍事斗爭、政治斗爭和文化的碰撞、交融和發(fā)展,以及對后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探討、思索和深入研究。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開展南明歷史研究是發(fā)掘地方歷史文化,為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服務,特別是鞏固和發(fā)展脫貧攻堅產(chǎn)業(yè)、鄉(xiāng)村振興,旅游文化產(chǎn)業(yè)當是重中之重。就永歷朝廷播遷安龍來說,雖然在安龍駐蹕時間只有短短的4年,但在此期間有黨爭、有宮斗、有科考,有正義的張揚,也有官場的黑暗與丑惡,故事豐富,值得進一步挖掘、整理和升華。(來源:黔西南日報 作者:唐保華)

- “紙短情長” 貴州安龍交警收到來自高考考生的“愛 2020-07-10 09:43:24
- “紙短情長” 安龍交警收到來自高考考生的“愛心” 2020-07-10 08:17:01
- 安龍:多部門聯(lián)合開展嚴查酒駕統(tǒng)一行動 查處酒駕6 2020-07-09 15:35:35
- 安龍縣檢察院召開首例擬不起訴案件聽證會 2020-07-09 10:28:38
- 安龍多部門聯(lián)合開展嚴查酒駕統(tǒng)一行動 查處酒駕6起 2020-07-09 09:18:22
- 安龍交警推進上牌辦證便民服務工作 2020-07-09 08:42:01
- 安龍交警推進上牌辦證便民服務工作 2020-07-09 08:34:23
- 安龍縣檢察院召開首例擬不起訴案件聽證會 2020-07-09 08:31:27
- 安龍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對一起因拖欠工資引發(fā)的刑事 2020-07-09 08:25:20
- 安龍:依法對一起因拖欠工資引發(fā)的刑事案件作出不 2020-07-09 07:27:20
頻道推薦
- 黃興文到冊亨調(diào)研時強調(diào):圍繞“四新”抓“四化”
- 貴州中信工聯(lián)供應鏈領(lǐng)導到冊亨八渡調(diào)研蔬菜發(fā)展 助
- 黔西南州高質(zhì)量打造100個“十百千”鄉(xiāng)村振興示范工
- 武警黔西南支隊:百余名學生進軍營 零距離接觸“橄
- 州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
- 關(guān)于5月全州各縣(市、區(qū)) 中心城市道路交通守法
- “公安+消防+教育”告訴孩子:遠離危險,保護自己
- 黔西南州紀委監(jiān)委:緊盯問題跟進監(jiān)督 保障農(nóng)村飲水
- 黃興文到州聾啞學校開展“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慰問
- 劉文新在“六一”節(jié)看望少年兒童時寄語:傳承紅色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