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縣舉行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內外著名專家匯聚 南明史研討創(chuàng)下三個世界第一
安龍縣舉行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內外著名專家匯聚
安龍南明史研討創(chuàng)下三個世界第一

安龍舉行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安龍舉行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前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明史學會名譽會長張顯清出席研討會。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毛佩琦出席研討會。
亮點黔西南訊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7月7日至9日,由中國明史學會、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安龍縣人民政府主辦,安龍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承辦的“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享有“南明之都 荷香之城”美譽的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隆重舉行。安龍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創(chuàng)下了三個世界第一:歷史上第一次召開研究南明史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次匯集國內外、海內外南明史專家學者集中研討南明史;第一次收到數(shù)量和質量較高的專題研究南明史論文。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前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明史學會名譽會長張顯清,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毛佩琦,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學院講座教授李伯重,黔西南州人大常委會主任賀登祥,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靖曉莉,北京行政學院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新視野》主編高壽仙,韓國首爾數(shù)子碼大學中國學系教授李和承,黔西南州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曹靜秋,黔西南州史志辦主任王淑芳,黔西南州史志辦原主任林明權,安龍縣委書記鄧修宇,安龍縣委副書記、縣長蔡平,安龍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朝文,安龍縣政協(xié)主席譚志平;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耿勇,以及來自中央、省、州、縣的媒體記者及安龍縣文化愛好者共180余人參加研討會。
據(jù)了解,這次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創(chuàng)下了三個第一:歷史上第一次召開研究南明史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次匯集國內外、海內外南明史專家學者集中研討南明史,第一次收到數(shù)量和質量較高的專題研究南明史論文。本次研討會共收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論文69篇和專著1部。其中,政治·軍事方面29篇,思想·文化方面21篇,人物方面18篇,其他1篇。內容涵蓋了南明史研究的方方面面。因此,此次研討會是全面研究南明史的一次國際性、高規(guī)格、大規(guī)模研究南明史的高端學術盛會。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克北京城;次日,崇禎帝朱由檢在北京煤山自縊身亡。五月初二,清攝政王多爾袞進京,八日迎順治小皇帝赴京登基,北京成為清朝首都。明王朝滅亡后,明宗室先后在中國南方建立了一些地方性政權,包括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魯王監(jiān)國、紹武政權及永歷政權,前后共歷時18年,史稱南明政權。南明最后一個皇帝永歷帝朱由榔于1652年曾避難于安龍,把安龍作為皇都。這片長期默默無聞的土地由此升格為安龍府,也由此成為抗清的指揮中心。4年里,這里相繼發(fā)生了可歌可泣的“明十八先生之獄”、悲壯慘烈的“石門關大戰(zhàn)”等重大歷史事件,留下了“明十八先生墓”、永歷帝故宮、御校場、“三王墓”等眾多歷史遺跡。
近年來,安龍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歷史文化工作,修繕了明十八先生墓、安龍?zhí)熘鹘烫、興義府試院,建起了規(guī)模宏大的安龍博物館(皇宮),樹立了張之洞塑像和招公筑堤浮雕,校釋出版了貴州三大名志之一的《興義府志》,系統(tǒng)地收集整理出版了140多萬字的《南明史料集》。2012年與貴州省文史研究館掛牌成立了南明歷史文化研究基地。2014年7月成立了安龍縣歷史文化研究會并創(chuàng)辦了《安龍歷史與文化》期刊;同年8月,安龍縣政府與貴州省文史研究館成功召開了全國南明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編輯出版了40余萬字的《南明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在這次南明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上,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顧久館長在閉幕式上提出建立“中國南明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倡議,這一倡議得到了當時與會的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毛佩琦等專家學者的附議和肯定,這些舉措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南明歷史文化研究,豐富南明歷史文化內涵,打造中國南明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召開南明史國際學術研究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7月舉行的“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就是對此成果的落實和深化合作的積極體現(xiàn)。
7月8日上午舉行開幕式。開幕式由安龍縣人民政府縣長蔡平主持,議程主要有四項:一是中共安龍縣委書記鄧修宇致辭;二是黔西南州人大常委會主任賀登祥致辭;三是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長顧久致辭;四是中國明史學會常務副會長毛佩琦致辭。
開幕式結束后,進行大會主題發(fā)言。來自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學院講座教授李伯重作了《全球史視野中的永歷政權西遷》,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教授彭勇作了《“從賊的貳臣”與南明政局走向:以柳同春為個案的研究》,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謝貴安作了《〈安龍逸史〉考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趙現(xiàn)海作了《南明軍鎮(zhèn)“藩鎮(zhèn)化”現(xiàn)象及其歷史源流》,臺灣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唐立宗作了《晚明清初李開先〈盤餐錄〉筆下的亂世經(jīng)歷》,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馮玉榮作了《“滄海棲薄軀”:幾社領袖徐孚遠與南明政權》,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黃萬機作了《南明抗清兩督師—史可法與何騰蛟之比較研究》,貴州師范大學教授、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張祥光作了《永歷帝在安龍—讀屈大均〈《安龍逸史〉》等主題發(fā)言。下午,分政治·軍事、思想·文化、人物三組進行舉行了交流討論。
7月9日上午,參觀考察古文化遺存之壩盤民族文化村寨,項目包括:八音古樂等民族表演、古法造、布依族原生態(tài)生活等。
9日下午,在安龍博物館舉行“中國南明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掛牌儀式,并參觀考察安龍博物館、天主教堂、興義府試院、十八先生墓、金州農(nóng)耕文化園、半山亭、招堤景區(qū)等縣城內南明遺跡及歷史文化景點。
本次研討會采取以文入會的方式進行,自2014年12月籌備以來,得到了中國明史學會,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安龍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會議信息發(fā)出后,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們的關注,紛紛撰寫論文參加會議。經(jīng)過中國明史學會,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安龍縣政府一年來的努力,會議的各項工作準備就緒,于7月8日勝利召開。
這次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安龍的召開,對推進南明歷史的研究,豐富安龍歷史文化內涵,提升安龍知名名度和美譽度,推動文化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韓國首爾數(shù)字碼大學中國學系教授李和承(左一)和清華大學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學院講座教授李伯重(左二)出席研討會。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靖曉莉致辭。

黔西南州人大常委會主任賀登祥致辭。

安龍縣委書記鄧修宇致辭。

清華大學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學院講座教授李伯重作題為全球史視野中的永久政權西遷的主題發(fā)言。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教授彭勇作題為“從賊的貳臣”與南明政局走向——以柳同春為個案的研究的主題發(fā)言。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謝貴安作題為《安龍遺史》考論的主題發(fā)言。

臺灣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唐立宗作題為晚明清初李開先《盤餐錄》筆下的亂世經(jīng)歷的主題發(fā)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趙現(xiàn)海作題為南明軍鎮(zhèn)”藩鎮(zhèn)化“現(xiàn)象及其歷史漂流的主題發(fā)言。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馮玉榮作題為“滄海棲薄軀:幾社領袖徐孚遠與南明政權的主題發(fā)言。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萬機作題為南明抗清兩督師——史可法與何騰蛟之比較研究的主題發(fā)言。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貴州師范大學教授張祥光作題為永歷帝在安龍——讀屈大均《安龍遺史》的主題發(fā)言。

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現(xiàn)場。

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現(xiàn)場。

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現(xiàn)場。

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現(xiàn)場。

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現(xiàn)場。

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現(xiàn)場。
(本網(wǎng)王蘇園 攝影報道)
分享到:

- 安龍南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創(chuàng)下三個世界第一 2015-07-09 11:32:42
- 安龍警方連打3個流竄盜竊團伙 2015-07-09 08:25:31
- 安龍警方連打3個流竄盜竊團伙 2015-07-09 08:16:27
- 晴隆縣大廠鎮(zhèn)舉行災害應急避險演練 2015-07-08 17:35:19
- 馬蜂飛進家門 安龍消防排憂解難 2015-07-08 17:01:48
- 安龍縣直機關工委開展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 2015-07-08 15:24:29
- 安龍縣人大機關干部集中遍訪貧困戶 2015-07-08 13:59:57
- 安龍召開南明史國際學術會縣醫(yī)院提供24小時醫(yī)療保 2015-07-08 09:12:05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