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貞豐興仁三縣余氏后裔聚集納舍文明祭祖(圖)
圖為余氏家族后裔在祖墳前用布衣山歌緬懷先祖。
圖為余氏家族后裔在祭祀儀式上演奏布衣八音坐唱,寄托對先祖的哀思。
圖為余氏家族后裔在祖墳前上香。
亮點黔西南訊 4月5日,居住在黔西南州安龍、貞豐、興仁三縣余氏后裔2000多名家族成員代表,相繼來到興仁縣李關鄉(xiāng)大山腳村納舍組采取文藝表演、八音坐唱、山歌祭祖等文明方式祭祀逝去老祖宗。
相傳,余氏家族都是蒙古帝國締造者成吉思汗元太祖孛兒只聽•鐵木真的后裔。元末明初,鐵木真第五代鐵木見之九子一婿即:秀一、秀二、秀三、秀四、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根十(婿,本姓金),被明軍追趕時,為避滿門遭斬之禍,在四川瀘州衣錦鄉(xiāng)鳳錦橋邊改性更名。因奇渥溫第系蒙古語,不便被漢化的后人理解和表達,就以“鐵木見”三字中的“鐵木”為姓,簡稱“鐵”姓。鐵字繁寫為“鐡”,去掉右半邊為“金”,準備以“金”為姓,“金”與“鐵”有相似之嫌,最后確定將“金”字最下面一橫去掉,就為“余”字,以“余”字為姓,萬代不改。直到今天,鐵木見之九子一婿后裔,仍然沿用十個祖公分別時確定的姓氏“余”字,并以“鐵”改“余”姓相認。
秀一公第13代后裔定居興仁縣李關鄉(xiāng)大山腳村納舍,離逝后,余氏家族則稱為“始祖”,都稱這為納舍支系,其后世子孫分居在興仁縣李關、貞豐縣長田、挽瀾,安龍縣龍山等鄉(xiāng)鎮(zhèn)。“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納舍支系分居各地的余氏家族為尋根問祖、追本溯源,祭祀祖宗,緬懷先人,每三年在清明節(jié)舉辦一次大型的祭祀掃墓活動。4月5日,納舍支系分居在興仁、貞豐、安龍等3縣的余氏家家族代表2000余人來到納舍,參加了祭祖掃墓儀式。
祭祀儀式上,一首“今天就是清明天,余氏后裔祭祖先,后裔今天相識后,隨時隨地手相牽”布依山歌拉天了祭祀儀式。參加人員分別以躹躬默哀、上香燒紙、山歌祭祖、舞蹈表演等方式祭祀祖先,既表達了對先人的哀思,又展示了先進文化的風采,加強了溝通,增進了感情。
(余必用 攝影報道)
- 貞豐:扶貧局長不扶貧 中飽私囊被法辦 2014-04-07 08:01:37
- 貞豐原扶貧局長不扶貧 中飽私囊被法辦 2014-04-06 10:33:00
- 貞豐:扶貧局長不扶貧 中飽私囊被法辦 2014-04-06 09:15:30
- 安龍貞豐興仁三縣余氏后裔聚集納舍文明祭祖(圖) 2014-04-06 07:13:44
- 安龍投資5184萬元建設“四在農(nóng)家·美麗鄉(xiāng)村”小康 2014-04-04 17:56:15
- 貞豐縣平街鄉(xiāng)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座談會 2014-04-04 10:52:41
- 安龍篤山拉坡布依寨歡歌“三月三”(圖) 2014-04-04 09:48:14
- 貞豐:做強旅游資源硬實力 提升旅游文化軟實力 2014-04-04 08:52:11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