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豐:“三強三型”強化干部隊伍建設
亮點黔西南訊 近年來,黔西南州貞豐縣精心組織、穩(wěn)步推進,采取多項措施切實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確保廣大干部的精神狀態(tài)有新變化,學習風氣有新改進,思想作風有新轉變,辦事能力和辦事效率有新提高。在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中,緊緊圍繞省委“三實三同”、 州委“三實三同”和縣委“掃四風、破六題”載體,不斷完善制度,強化機制,狠抓“四風”;切實履行職責,為民辦實事、解難題,抓經濟,進一步凝聚民心,增強干部隊伍戰(zhàn)斗力和執(zhí)行力,營造了干群和諧、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的良好局面。
一是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發(fā)揮支部“結構型”戰(zhàn)斗堡壘作用。突出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完成了鄉(xiāng)鎮(zhèn)后進村活動室的維修工程。實現(xiàn)了黨員遠程教育上手機。積極推進黨員先鋒工程,縣委高度重視后備干部和鄉(xiāng)鎮(zhèn)村支兩委班子的培養(yǎng),選優(yōu)配強村支兩委班子,全縣村干部中:高中(中專)以上學歷的有213名(其中大專學歷的37名,本科學歷的1名),占29.6%,比上一屆多131名;村支部書記中高中(中專)以上學歷的有65名(其中大專學歷的20名),占40%,比上一屆多13名。一把手及班子整體綜合素質有明顯提高,隊伍進一步壯大,結構更趨合理。通過選舉,使一批年紀輕、致富能力強且群眾公認度比較高的黨員進入黨支部領導班子。村級支部的核心和戰(zhàn)斗堡壘作用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二是增強學習提高能力,培養(yǎng)“學習型”村干部。為提高黨員干部凝聚力和解決問題、服務群眾的能力。貞豐本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原則,推行“村干部上講臺”制度,通過自我推薦、班級推薦、鄉(xiāng)鎮(zhèn)推薦方式,每期確定6個村干部輪流上講臺講課,聽來自農村最基層最原始的聲音,讓村干部敞開胸懷講農村發(fā)展想法和思路,及時、全面、準確地把握好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所需、所盼,提高教學針對性,達到“學習時既當老師又當學員、一個人學習大家共同受益”的效果。2014年5月17日,縣委黨校校園廣場,在宣誓人的領誓下,80多名學員,舉起右手,面對黨旗、齊聲宣誓,聲音鏗鏘而豪邁。
三是增強廉潔自律能力,培養(yǎng)“廉潔型”村干部。為提高干部服務能力,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問題入手,以“我在農家”活動為抓手,與群眾共同生活和勞動,用自己切身體會感知群眾疾苦,激發(fā)當?shù)厝罕姷母墒聞?chuàng)業(yè)熱情,全縣村支兩委干部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成為建設小康社會的主力軍。2014年新一輪村干部培訓工作中,貞豐縣把廉潔自律建設納入干部培訓總體規(guī)劃,對村干部到黨校培訓結束后,分別進行廉政建設教育并向縣委簽定廉政建設承諾書。通過廉政建設承諾,使村黨員干部增強廉潔自律、依法辦事的意識,切實從源頭上筑起“防火墻”。 在村干部執(zhí)政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也為基層黨組織爭創(chuàng)先進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有效促進黨員干部自覺服務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村干部培養(yǎng)為服務型村干部。(王勇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