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屯鎮(zhèn)平壩村“九大孝子”之一龍曉英 孝道演繹人間真善美
亮點黔西南訊 古人云: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人的一生中做幾天孝子孝媳是件容易的事情,但要做到一如既往的孝媳,可就難了。剛剛跨進三十一歲的龍曉英,身材魁梧,體型偏瘦,戴著一副眼鏡,扎著馬尾辮,看上去與其他村婦顯得格外不同。她就是今年被義龍新區(qū)工管委評為“九大孝子”之一龍曉英。
龍曉英生于1973年6月,貴州凱里人。2003年10月龍曉英從中專畢業(yè)后,到廣東省廣州市打工,結識了當時也在廣州打工的貴州興義人賈廷寶,兩人相識、相知、相愛。卻在談婚論嫁之時讓賈廷寶整天感到煩惱和糾結的事?賈廷寶認為自己在承擔家中的擔子比較重,卻不想提結婚的事情。面對自己心儀的姑娘,賈廷寶認為自己是一個窮光蛋,家里因供自己讀書欠下了許多債務。家中的老母親年邁體弱卻患有腦血管硬化的病,常年被病魔顯得智力方面與往不同,長期需要別人的照顧。在這樣的條件她能與自己生活一輩子,“白頭到老嗎?”經過長時間的接觸和交往,龍曉英于是下定決心說,“只要賈廷寶對我好,哪怕是農村家里貧寒,我也愿意嫁給他....”。面對千里迢迢的距離龍曉英家住在凱里,在結婚前三個月也是2007年的一個夏天,龍曉英的母親對賈廷寶說,“我的女兒,我不想讓她在農村吃苦、受累,何況是來我家娶我女兒?”賈廷寶聽到岳母說的這些話語,頭低得很近,這時候對他來說有口難言,不知道能否和在龍曉英在一起?有一天,下班后,賈廷寶就鼓起勇氣向龍曉英說:“我的一生只有你,你是我的另一半,我愿意娶你為妻”雖然我的家并不是那么的好,但我想,我只有一顆心對你好,至于今后的生活在于咱倆去努力、去創(chuàng)造。它們并沒有說什么,就說了一句,給我點時間讓我想想。語氣斷斷續(xù)續(xù)的,一個月之后,龍曉英從黔東南坐火車到興義找到了賈廷寶并與他取得密切的聯(lián)系,他說:“不管怎樣,我同意和你擔起這個家的擔子”。
2007年11月,龍曉英與賈廷寶回到興義結為夫妻,次年10月生了兒子。
在婚后,2013年底,婆婆由于長期操勞積勞成疾,在一次前去給老伴拿藥的路上,在海子鄉(xiāng)百坎路邊摔倒了,造成了髕骨粉碎性骨折,那一年,婆婆倒下了,為了不給遠處工作的兄弟姊妹帶來壓力,讓他們安心工作,龍曉英默默擔起一家重擔。白天晚上都要照顧婆婆起居飲食,她任勞任怨。
龍曉英的婆婆精神不時錯亂,隨時離不開人,脾氣不穩(wěn)定,吃什么要什么,非隨叫隨到不可,否則生氣幾天不吃不喝。“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后,白天晚上我都和她要上廁所就背她起來。”龍曉英說,更讓人頭疼的是,龍曉英的老婆婆睡覺簡直沒有規(guī)律可言,經常白天呼呼大睡,晚上通宵哭鬧不止。她腿腳不便,走路幾乎是扶著抱著一步一步往前挪,一般人根本吃不銷。丈夫白天要去做工,孩子才兩歲,她不僅要照顧老人,還得顧及丈夫孩子,長期堅持對婆婆的照管,主要來自內心深處對婆婆的理解。
“她精神上受不了這種打擊,她以前是一個非常能干的人,突然間和以往不一樣了,她的心就窄,脾氣就躁,她又哭又鬧發(fā)脾氣的時候我就順理她,因為她是老人嘛,婆媳也是一種親情、一種溫暖。”龍曉英如是說。
勞累、孝心、感動伴隨著隱約的哽咽的傾訴,這些苦楚,龍曉英家住在貴州凱里的母親不幸生病了,她懷著萬分焦慮的心情,前往奔病途中打電話告訴姐姐和丈夫如何照顧婆婆,因為丈夫在頂效合興豐源煉鐵廠上班走不開,做什么東西給婆婆吃。
“嫁到賈廷寶后,很少回自己的老家,小孩兩歲的時候回過一次,六歲時回過一次,母親生病的時候回過兩次。因為母親生病的時候,這邊的媽媽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家里打電話來我是一路哭起回去的,自己能力有限,心頭很難過,但是婆婆也是我的媽,也要照顧好她。”龍曉英含著眼淚回憶往事。
由于家庭經濟困難,賈廷寶為了維持生活,不得不在外面奔波。家里瑣事就全落在了龍曉英肩上。白天還要干活,晚上還要照顧婆婆及孩子,起早貪黑。龍曉英感覺到自己就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休息,但她從來沒有叫苦叫累,總是默默的承擔著。盡管這樣的家庭,但老人在她的心中比什么事都重要。有時,天氣很熱,她也不會讓老人用冷水洗漱,每天晚上要堅持燒熱水給婆婆抹汗、換衣服;每當龍曉英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問老人的身體如何?或許你不敢相信,當我們走進她家的時候,她正在給老人捶背、抹汗....村民們津津樂道是平壩村的“好媳婦”。
每一個人盡一份孝心,人間彰顯的更美好,溫暖他人無處不在,讓我們樹立起“孝”的溫暖,是美的、是善良的。(車所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