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10個縣市試點保護身處困境未成年人 興仁在列
為在全省建立起新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制度,我省將啟動開陽、凱里、桐梓、盤縣、西秀、大方、七星關、碧江、興仁、都勻等10個縣(區(qū)、市)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其中凱里、大方、七星關等3個縣(區(qū)、市)為民政部和貴州省共建試點。通過試點,全面構建起各級聯動、覆蓋城鄉(xiāng)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網絡。
近日,省民政廳召開全省開展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專題會議,明確將現有民政救助保護對象延伸至困境中未成年人。所謂“困境未成年人”即指包括因監(jiān)護人服刑、吸毒、重病重殘等原因事實上無人撫養(yǎng)的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侵害的未成年人,缺乏有效關愛的留守流動未成年人,因家庭貧困難以保障基本生活的未成年人,閑散青少年,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監(jiān)護缺失、失學、輟學的未成年人以及自身遭遇重病重殘等特殊困難的未成年人。
在10個試點地,將建立起困境未成年人發(fā)現報告機制,設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熱線,及時受理公眾舉報信息;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基礎臺賬,通過村(居)委會指定工作專干,建立社區(qū)兒童服務中心,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臨時照料、咨詢輔導等服務。建立困境未成年人風險評估標準,對重點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進行走訪和調查評估,實施分類幫扶;構建未成年人社會保護服務網絡,推動社會保護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司法保護的有效銜接,織牢未成年人保護網絡。
力爭通過近一年的試點,全面構建起“縣、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三級聯動、覆蓋城鄉(xiāng)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網絡,建立起監(jiān)測、預防、報告、轉介、處置“五位一體”的聯動反應機制;充分引進、培育、孵化從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社會組織,為救助保護提供專業(yè)技術支持;通過試點初步建成貴州加強未成年人社會保護體系建設的政策意見。(原標題:貴州10個縣市區(qū)進行試點 保護身處困境的未成年人)
